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调查研究

关于我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阅读次数:15303 作者: 淮北市人大 发布时间:2017-12-04
[字体:  ]

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员会

 

根据2017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黑臭水体治理情况的报告,并就该项工作开展专题询问。8月上旬,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方宗泽、副主任余敏辉的带领下,采取看现场、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认真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明确。为推进我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市政府在2015年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市直各相关单位和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黑臭水体整治领导小组,对我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目标任务、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2016年印发了《淮北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实施方案》,对我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进一步进行部署,明确了治理建设内容和完成的时间节点,细化了建设、水务、环保、开发区和辖区政府的职责和任务,并提出了长效治理的监管思路。2017年,市政府更加重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对广大市民作出庄严承诺,向城市黑臭水体宣战。2017 年底前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体系,形成辖区政府责任,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工作格局。2020年底前完成8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2、实施综合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进一步提升。市政府围绕目标任务,采取拆除沿河违建、控源截污(包括排水达标区建设和沿河岸实施污水管网建设)、清除河道淤泥、实施生态修复、引流补水、监测水质、长效管护、景观提升等措施,综合实施黑臭水体整治,河道整治效果不断提升。老濉河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PPP项目,总投资3亿元, 2017年3月份正式开工,已完成投资约9900万元,计划2018年2月完工。相阳沟、东相阳沟、跃进河、西流河、宁王沟等5河道的截污、清淤、应急水处理工程,总投资约1.4亿元,于5月31已进场开工,计划工期4个月。目前,清淤、截污工程正在全面实施,积极推进。龙支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约1.1亿元,采用EPC方式组织实施, 5月2日开标,目前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已完成,工程项目已于7月底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8月完工。烈山片区污水管网转输工程,建设污水管道约17公里,沱河路、青谷路、梧桐路、纬三路污水泵站4座,主要收集东部新城、职教园区污水,工程总投资1.1亿元, 7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杜集片区污水转输工程,建设污水管道25.7公里,杜集、杨河路、北外环、朔里污水泵站4座,收集高铁新区及朔里镇、石台镇污水。工程总投资1.3亿元,计划明年3月份完工。方安南路断头段、桓谭东路建设工程, 计划2018年7月底全部完工。上述污水管网完成后,将根本解决该区域污水直排水体问题。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市政府为彻底整治黑臭水体,已决定尽快启动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3、增强整治效果,河道管理进一步强化。一是实施河长制。市政府制定了《淮北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市有关部门及辖区政府按照河长制的要求,分工明确,构建了常态管理机制和督查考核制度。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市县区环保局会同有关单位,不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开展沿河排污整治,查处涉水案件,坚持“零点”执法行动常态化、环保司法联动常态化、日常监管“双随机”常态化、违法企业法人约谈常态化,并结合网格化监管,形成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格局。对重点水污染企业建立了排污自动监管系统,时时监控排污状况。对发现的违法企业,坚持“零容忍”,坚决依法处罚,并跟踪整改督办。我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得到巩固。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市政府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面消除黑臭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要求还有一定差离,汛期和雨天,河道臭味还比较明显;从河流水质监测数据来看,目前整治的黑臭水体中达到消除黑臭指标的比率还很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1、黑臭水体治理意识亟待加强。我市属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常年降雨量较少,河湖普遍缺少增量补给,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大部分河道几乎没有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一些领导和政府职能部门对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经费投入、日常监管及执法力度仍显薄弱,对老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有畏难情绪;少数企业偷排、超标排放及污水处理设施停运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沟河沿岸群众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现象还比较普遍,致使水污染不断加重。虽然部分河道投入巨资整治短期达标后,但由于污染源头不能根治等原因,往往是治而反复、久治难痊。

2、污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老城区雨污没有分流。我市排水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污水管网多呈现为点状化、块状化、碎片化特征,不能连点成线、连块成面,导致一些企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无法汇入污水管网而直接排入河道。老城区排水管网系统绝大部分为合流制,晴天主要输送城市污水,雨天则输送雨污混合污水,当暴雨雨量超过合流管道的设计能力时,过量的雨污混合污水就从合流管道的溢流设施或排水泵站溢流至城市水体中,直接导致水体水质急剧变差。正是由于老城区没能实现雨污分流,污染源头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这也是造成相阳沟、跃进河等黑臭水体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3、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黑臭水体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市政府虽然成立了相关工作机构,但部门之间的工作合力还没有充分发挥,“九龙治水”现象依然存在。

三、建议

1、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整治实施方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急迫感和责任感。要系统分析城市黑臭水体水质水量特征及污染物来源,综合水体污染程度、污染原因和污染阶段,进行全面分析,形成系统性、关联性、科学性的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特别是老城区雨污分流要有具体的规划实施方案,因地、因时制宜,选用控源截污、内源控制以及生态修复等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保证我市纳入考核的8条水体整治能够如期达到消除黑臭的标准。

2、统筹协调,有序推进整治工程。要统筹好治标和治本之间的关系,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现阶段,既要做好清淤、补水等治标工程,又要抓紧实施截污、污水管网建设、排水达标区建设等治本工程。要加大投入,积极推进雨污分流,尽快制定老城区雨污分流分步实施计划,明确改造区域、改造面积、投资计划、改造时间等,分年度、分区域逐片实施、逐年改造,尽快解决老城区雨污合流问题,防止整治过的水体出现反复黑臭。要统筹时间节点,明确推进路径,明确轻重缓急,明确完成时限,凝聚共识,保障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有序推进。要统筹好河道整治和提高生态自净能力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水体自然流动,大幅度提升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明确职责,推动黑臭水体治理责任落实。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各部门职责,压实各部门责任,调整落实资金,稳步推进,确保防治工作协调顺畅,保障有力,管理工作长效有序。要强化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责任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实施区、镇、村三级“河长制”,实现“河长制”全覆盖,落实河(段)长工作责任。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到位,治理规划到位,资金落实到位,监管考核到位,监督整改到位,力求河道治理见常态、见实效、见长效。

4、深入宣传,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黑臭水体治理。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向沿河工企单位和居民群众宣传黑臭河整治的意义,宣传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督促相关单位和居民群众配合河道蓝线内拆违和土地退让政策。二是准确公开信息。纠正过于夸大的报道倾向,准确向广大居民群众介绍消除黑臭的具体标准,及时告知政府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的目标、财政投入、进展情况和实际困难,取得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应对国家和省市考核评估做好民意准备。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利用城市治理平台,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促进相关工企单位转变在拆违、雨污分流、蓝线内土地退让问题上的态度,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真正形成党委组织领导、政府具体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黑臭水体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