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 专题询问

关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情况的汇报

阅读次数:21999 作者: 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9-17
[字体:  ]

关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情况的汇报

 

教科文卫工委主任   郑红献

(2018年8月21日)

 

主任会议:

根据常委会2018工作要点和我委年初工作安排,我委于8月7日,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分管副主任金文的带领下,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对进一步做好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一、文化旅游产业基本情况及改革发展情况

调研发现,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全市现有新闻报刊出版单位8家、印刷企业233家、书报刊发行单位135家、广播电视台2家、有线电视传输网络4家、数字影院7家、银幕54块、歌舞娱乐与电子游艺220家、网吧233家。全市现有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12个。

全市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13处、市级8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3个、市级33个。全市辖区内现有1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9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A级旅游景区12个(其中,4A级景区3处)、星级宾馆3家(其中,五星级1家)、旅行社35家、省级旅游农家乐21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2个、省旅游特色景观名镇名村1个、旅游商品定点企业3家;旅游专业车队4家,拥有各种旅游车辆近150辆。

据统计,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4.76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85%。全市纳入统计的各类文化产业机构法人数1180个,规模以上企业47家,从业人员近9000人。201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499.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93亿元,旅游从业人员5000余人。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经历2009年和2015年两次机构改革后, 2017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对全市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出台了相应文件,从市级层面加大了对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另外,市广播电视台,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职责和运行机制,注册成立了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淮北日报社成立淮北报业文化传媒(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下辖6家经营实体,积极延伸报业产业链条。

(二)推进“放、管、服”工作。认真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全面梳理、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及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全市涉及文旅行政许可项目共12项,全部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的一站式服务。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认真做好“双公示”工作,所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在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全部上网公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制定权力清单监管细则,确保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地生效。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建立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7年总投资额734亿元;2018年有31个项目入选省“861”项目库。隋唐运河古镇、临涣古城保护与开发、大运河遗址保护与隋唐柳孜博物院文物保护与开发等4个文化旅游项目入选省“十三五”规划,占全市17个项目数近4分之一。隋唐运河古镇项目、南湖景区项目等2个项目入选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开发银行等10家银行共同发起的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将在政策以及资金、银行信贷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隋唐运河古镇、台湾文创科教城、老城石板街及乾隆湖生态修复、口子文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另外,柳孜文化园、南湖景区、西域风情园、小李家红色景区、双楼花海等项目均已建成并对外开放。龙脊山景区改造、四季榴园景区提升、芳香小镇、葡萄小镇等工作正在加紧建设。按照五星级标准打造的温哥华大酒店建成运营,使我市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得到有力提升。

(四)推进文旅品牌战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汉文化、运河文化、好人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等城市文化品牌。一大批作品获得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数字电影《血战小朱庄》等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7年全年共组织创作微电影42部;隋唐运河古镇被评为省级广播影视基地。莱博特相框制造有限公司和相山之声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举办了八届石榴文化旅游节和五届大庄葡萄采摘节。相山区、烈山区入选全国第二批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录。四季榴园景区、南湖景区先后获批国家4A级景区。双堆集烈士陵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小李家获批省级红色旅游景区。“口子窖”酒、羲强乳业老酸奶等10件商品入选省旅游必购商品和特色商品。“大庄葡萄”、“塔山石榴”、“黄里芭斗杏”、“黄营灵枣”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南湖景区荣获国家休闲渔业基地和获建国家体育公园。石榴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小镇和省级旅游特色小镇,芳香小镇获评省级实验特色小镇,四季榴园获批建设国家石榴公园,四季榴园研学基地获评省级研学基地。金西域生态休闲农业项目入选全国首批农业PPP试点,段园葡萄采摘节获省级“十佳特色农业节庆活动”,相山区凤凰山绿色食品旅游区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我市资源禀赋,突出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教育”等新型业态,做好融合发展文章。淮北日报和淮北广播电视台通过媒体的转型升级,传统媒体换发青春,新媒体日新月异,深度融入我市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提高了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凤凰山食品工业园和口子酒文博园是集工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体验相结合,以4A级工业旅游区标准设计建设,将工业产品与旅游产业有效对接,为我市工业旅游提供了坚实基础。隋唐运河古镇集文创、影视、演艺、商业、餐饮、居住、景区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为省旅游集团在我市旅游地产开发创新模式。杜集区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园集西域风情、现代农业、四季花海、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大运河柳孜遗址景区是集世界文化遗产与淮北历史文化相结合、遗产保护与展示相结合、文化发展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旨在向世人展示历史的、真实的、生动的运河文化。充分利用保护河道土地资源建设的柳孜文化园集农业观光、旅游和遗产保护相结合。环华家湖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从不同角度纪录报道了华家湖秀丽风光,石榴文化旅游节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成为推动我市群众性自行车运动发展和宣传我市旅游资源的重要品牌赛事。长寿南山文化旅游,集赏花、书画、摄影、民俗展演、迷你马拉松等集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文艺演出、非遗展示、民间技艺、互动体验、农副产品、旅游商品等在活动期间进行了充分展示。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问题。

1、政策引导作用不够明显,缺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相较于周边地市,我们的产业扶持政策还不够到位。

2、产业主体散、小、少、弱的现状还未能彻底改观,缺乏核心景区和龙头景区,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印刷、工艺美术等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引导示范作用没有充分显示。

3、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缺乏,对全市经济发展拉动不明显,旅游市场急待开发,旅游基础设施较薄弱,难于满足大型旅游团队和自驾游等需求。

4、高水平的文旅产业领军人才储备不足,文旅资源对外尤其是对周边地市的宣传力度不够,辐射影响力仍需进一步强化提高,距离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乃至中原经济区旅游目的地城市仍有很大差距。

三、建议

一、逐步提升产业科学规划水平。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各项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将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内容。加强对旅游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旅游开发建设的管理,严禁盲目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二、抓住重点带动全域旅游发展。重点项目是旅游业的核心和载体。要充分利用四季榴园、南湖公园等4A级旅游景区,培育我市红色、乡村、研学一日游等一批精品线路,打造一批具有我市特色和富有辐射力、影响力的重点旅游项目。

三、不断加快全域旅游创建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通过积极包装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宣传品,积极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提升我市旅游的影响力、辐射面。要重视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全市旅游交通设施,解决好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产业发展。要积极调动各级政府把旅游业发展摆上议事日程,调动多方资源,真抓实干,大力营造旅游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尽可能地帮助解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引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向好发展,巩固和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