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3号建议)关于把淮北打造成“中国古乐之乡”的建议

阅读次数:4383 作者: 淮北市人大 发布时间:2017-05-27
[字体:  ]

关于把淮北打造成“中国古乐之乡”的建议

 淮北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在落实五大新理念中实现淮北转型崛起”为主线,统领未来五年发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晓武还强调,将实施绿金产业系列项目,通过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大科技四大产业20个项目的运作,构建“绿金经济引擎”和“绿金支柱产业”。我们认为,深度挖掘淮北古乐文化,倾力打造“中国古乐之乡”,扎实推进“中国古乐文化博览园”文化旅游项目,高度契合“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将对淮北转型崛起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打造“中国古乐之乡”切实可行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而其中的三首竟然与淮北密切相关:

一是有充分的史实证明,先秦的琴师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就发生在杜集区石台镇东部的梧桐村,也正是为了纪念俞伯牙、钟子期的旷世相聚,后人便将“梧桐村”更名为“聚贤村”,俞伯牙住的地方叫上聚贤村,钟子期住的地方叫下聚贤村,“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的故事一直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二是被奉为魏晋“竹林七贤”之首、通晓音律且尤爱弹琴的嵇康,因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被捏造罪名推上断头台,临刑前曾顾视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曲罢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然后从容引颈就戮。一代风流名士嵇康虽去,千古绝唱《广陵散》至今仍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穿凿附会的“话题性”作品。

三是被誉为“艺术将军”、有着剑胆琴心的东晋音乐家桓伊,且不说他长于吹笛、弹筝与歌唱,也不说他“高歌进谏”的智慧故事,就说他与狂士王徽之在秦淮河畔的不期而遇,才导致名闻天下的《梅花三弄》的诞生,“看人间多少故事,最销魂梅花三弄”,至今依然余韵流响,婉转悠扬。

还要指出的是,琴是中国最古老的的乐器之一,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琴不只是乐器,还是一种抒怀寄情之物,故而在“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中排名第一。而当我们翻开淮北浩瀚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以古琴为代表的古乐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可以说是中国古乐文化艺术苑囿中一朵靓丽的奇葩。

如果说“淮北琴声自共姬时代开始,一直袅袅不绝”的话,那么从汉至晋的四百年间就成为淮北古乐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为除了嵇康、桓伊之外,还有两位音乐大师值得一提。

一是出身音乐世家,有着独特的音乐艺术修养与突出成就的两汉之际著名思想家桓谭。他不仅“好音律,善鼓琴”,是一位与大音乐家蔡邕齐名的杰出音乐演奏家,而且他所著《新论》中的《琴道篇》包括琴论、琴史和琴曲解说等,是中国最早的琴学专著之一,可见他又是一位著名音乐理论家。

二是多才多艺,“能鼓琴”、“常以琴书自娱”的东晋著名隐士戴逵。他曾以“摔琴不为王门伶”名闻天下,还盛赞琴之为用,“至人托玩,导德宣情。微旨虚远,感物悟灵”。此外,他的两个儿子戴勃、戴颙继承父业,寄情于音乐,“各造新声”,谱写出多部推陈出新、独具一格的琴曲,都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传之久远的动人篇章。

对于相淮大地来说,以上例举的音乐大师或是祖籍地、或是出生地或是主要活动地区,他们在音乐思想和音乐技艺方面卓尔不群,别开生面,宛若灿烂音乐星空中最为耀眼的那几颗,至今仍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故而享有“半部中国音乐史”之美誉。

二、打造“中国古乐之乡”势在必行

目前,我市正在全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将最具潜力价值的创意、具有远见卓识的金融资本与最具生命活力的地缘文化有机嫁接,以促进淮北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及休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批重大的文化旅游项目呼之欲出,那么倾力打造“中国古乐之乡”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极为重要也十分紧迫。

一方面,打造“中国古乐之乡”是淮北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最佳选择。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发掘、开发、利用历史名人文化,如把莫扎特出生地建成“音乐之乡”,安徒生出生地建成“童话之乡”,在中国甚至皖北如亳州也依托神医华佗而成为“中国五禽戏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世界中医药养生之都”。淮北古乐文化底蕴厚重,桓谭、嵇康、桓伊、戴逵父子等音乐大师辈出,是名副其实的古乐文化“聚宝盆”、“富矿区”,可见打造“中国古乐之乡”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成为绘就魅力城市的新名片,而且还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新追求。

另一方面,打造“中国古乐之乡”是促进淮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所需。我们知道,旅游业是“一龙飞百龙舞,一业兴百业旺”的综合性产业,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是实现淮北转型崛起的重大举措,而通过打造“中国古乐之乡”,构筑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旅游新品牌,既能够成为淮北众多特色文化旅游中的又一新的闪光点,还能成为一个淮北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新样板,成为淮北乃至皖北“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的生态文化旅游国家级景区。

还要特别予以强调的是,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的淮北“中国古乐之乡”文化旅游项目极具开发潜力与发展前景,有研究者曾经指出,江淮大地,人杰地灵,曾经孕育出一批在音乐上饶有建树的音乐人才,仅就古代而言,如“上至春秋时期的音乐美学家季札,最早记载五音的管子,创‘大音希声’的老子;著有《新论》29篇并提出‘玩琴以养心’的桓谭;魏晋著有音乐美学巨著《声无哀乐论》的嵇康;被誉为‘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笛家桓伊;明代辑《神奇秘谱》和《太和正音谱》流传后世的皖籍琴学大师朱权”,例举的六位古代音乐大师,淮北竟然占有一半,可见淮北古乐文化在安徽的“独尊”地位不可撼动,而这在黄淮海、中原地区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在中国音乐文化史上更是一大奇观。由此可见“中国古乐之乡”文化旅游项目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和唯一性,只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就一定能够打造出在国内外炒得热、叫得响、记得住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那么,倾力打造“中国古乐之乡”,就是要在淮北建造一座“中国古乐文化博览园”——以展示中国古代音乐家、音乐名曲为主要元素,以东湖原生态风光为依托,以复建、仿建古民居建筑为基础,以发掘、保护、传承、弘扬音乐文化旅游资源为方向,精心打造古乐文化与古民居建筑文化展示,及旅游、观光休闲一体的生态园。

我们强烈呼吁,淮北倾力打造“中国古乐之乡”时不我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至今还令淮北人嘘叹不已的是,中国当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雕塑艺术大师、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创者——刘开渠,他的出生地在淮北,他的成长地在淮北,他的纪念馆也在淮北,但“中国雕塑之乡”这一桂冠却花落芜湖,不在淮北,那些不堪回首的历史不能再次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