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强,但采矿对环境的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不加强治理,生态环境将进一步恶化。据统计,目前杜集区开采石料、粘土形成的宕口总计9个,面积1294亩。由于开采破坏的土地得不到及时恢复,使原有的生态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采矿区已成为我区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成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必须早规划、早启动对开采石料、粘土形成的宕口进行生态复绿的工作,以保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杜集区开采石料、粘土形成宕口的实际情况,建议政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开采企业管理,切实保证生态环境安全。
建议:
1、科学编制规划。依据《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水土保持保持法》《森林法》规定,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进行科学规划。
2、开发与保护并重。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矿产企业开发新产品,采取“边开采、边整治、边绿化”措施,由国土部门征收恢复与治理保证金,相关部门加大对矿产开采企业的治理力度,督促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科学开采,实行边开采边治理的制度,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3、加大废弃宕口生态复绿力度。政府应予高度重视,对废弃宕口生态复绿制定出明确整治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植树造林或栽植攀爬类植物进行复绿,使它变林地或农用地。
4、控制开采石料、粘土总量。建议政府立足于本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控制开采宕口数量、开采面积、开采总量,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