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晒粮现状
每当到了收货的季节,路过农村时常常会看到在公路上晒粮食的现象。放眼望去,宽阔平整的公路像是披上了“黄金甲”。农民把公路当成家门口的“晒谷场”,为防止过往车辆碾压谷物,在公路中间用废旧锥型筒、木凳、玻璃瓶等障碍物围起了“隔离带”,不仅影响车辆正常通行,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直以来,公路晒粮都存在着不少安全隐患,不仅阻碍了交通,增加车流压力,而且在农民作业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交通事故,造成伤亡。
二、晒粮的原因
为什么农民青睐公路呢?原因有如下几点:
- 硬化路面,特别是沥青路面,更加干燥,粮食脱水效率高。
- 路面不是自己家的,节约空间。自己的晒场可以不用,留出来多种半亩粮食,用公家的地盘做私事。以前,硬化路面很少,只有少数大胆的无赖或者有权力的人才能用,现在到处柏油路,小村道都是硬化水泥,给广大村民提供了“免费场地”。
- 少量大豆,喂食家禽用的小麦,专门用脱粒机不值当。所以专门放到路中央让车压,几天后自动脱粒。这种其实不会大面积占用道路,人家本来就是希望你去压。但是这种情况易造成交通拥堵,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七十七条之规定,造成公路路面损坏、污染或者影响公路畅通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虽然法律明文禁止,但效果微乎其微。
三、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一方面,加大治理力度,保障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各地交通、公安等部门根据农事集中行动,对相关农民劝导、宣传教育等,对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据法律进行处罚,有效遏制公路晒粮问题。功夫更应下在平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写入村规民约,强化日常宣传教育,让公路晒粮的危害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多从农民利益出发,解决好粮食晾晒问题。大力推广粮食烘干机械设备是治理良策。现代烘干设备日益多元,可满足不同需求,既有日处理能力高达上百吨的“大块头”,也有针对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民的“轻骑兵”。当前不少地方将粮食烘干设备纳入农机补贴,鼓励经营主体购置,提升粮食烘干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但是粮食烘干机存在成本高,利用率较低的弊端。
从疏的角度看,国家可以加大补贴力度,有如下几点:
1.加大烘干设备的补贴力度。
2.鼓励村民利用平房屋顶用于晾晒,对于房屋改造,国家给予一定补贴。在外面晾晒晚上还要去收回来,害怕被牲畜偷吃;自己家屋顶晒,不慌不忙,不怕家畜。
3.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积极提供合理化建议,一旦建议被采纳,根据其发挥的作用给予相应的奖励。村民生活在其中,更能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能从中找出解决粮食晾晒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