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在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联组会上,一场特殊的“考试”正在这里紧张进行——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正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和全市检察机关民事执行监督和刑事(财产刑)执行监督工作开展专题询问。
对市“两院”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这在我市人大常委会历史上还是首次。这既是贯彻中央及省市委决策部署、保障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的一项具体举措,也是常委会改进监督工作方式、加大对市“两院”工作支持力度的一次实践创新。
这场既紧张又热烈的“考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周密安排,加强调研,让询问更加深入
执行工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环,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兑现,事关法治权威,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要求。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法院切实担负起“基本解决执行难”主体责任,各相关单位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如期完成了“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任务。但切实解决执行难仍然任重而道远。为了推动法检“两院”进一步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司法工作效能,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开展了这次专题询问。
市人大常委会把“推进解决法院执行难工作”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点来抓。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宗泽多次听取汇报,并对专题询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监察和司法工委起草了专题询问实施方案,对专题询问各个环节的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9月23日,常委会副主任李晓光在专题询问动员会上,对开展好这次专题询问进行了动员部署,对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综合办事机构,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相关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迅速行动、团结协作,为顺利开展本次专题询问奠定了基础。
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和检察机关执行监督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常委会领导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司法监督咨询员,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市“两院”进行深入调研。同时,人选工委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市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法院执行工作、检察院执行监督工作方面的议案和建议;综合处(信访办)认真收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法院执行工作、检察院执行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监察和司法工委通过发布专题询问公告和征求意见函,广泛征求人民群众、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县区人大常委会、市信访局、市律协等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人选工委、综合处(信访办)收集的问题提出了专题询问的问题,为确保专题询问取得实效做好准备。
“本次专题询问采取‘闭卷’应答,采取一问一答方式进行。涉及多个单位职责的问题,一个单位回答后,其他单位可以补充回答。”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和司法工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会议主持人请询问人提问,然后指定被询问人回答询问。回答结束后询问人还可以继续追问。“闭卷”应答的方式一是避免了专题询问流于形式,二来也是考验部门负责人对业务的熟悉度,确保专题询问问出症结、问出责任、问出方向、问出代表和百姓的心声。
开门见山,直面问题,让询问更有“辣味”
上午8点30分,专题询问正式开始。摄像机、照相机全方位录拍,偌大的会场严肃而紧张。
王亚杰委员首先举手请求发问:“新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解决‘执行难’的长效工作机制,提升执行工作能力水平,早日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
“这个问题请市中院来回答。”主持人李晓光点将应询。
市中院院长余跃武沉思了几秒钟,开始应答:“淮北中院结合最高法院执行工作五年改革纲要,经过深入调研总结,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的成果,于2019年4月1日出台了关于巩固‘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成果、加强执行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六方面的目标,指引全市法院后续执行的方向,内容十分丰富。我们更加注重源头治理理念,目的是让更少的案件进入到执行程序,这不仅是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的最终目标,也是现在破解‘案多人少’的现实需要。我们正在围绕最高院和省高院确立的各项目标,认真谋划、真抓实干,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前进。”
卢先真委员紧接着举手请求发问:“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对多少执行案件开展了监督,下一步如何补短板、强弱项,加大执行监督工作力度,推动法院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检察院检察长唐保银认真应答:“201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民事、刑事(财产刑)执行监督案件257件。案件涉及民间借贷纠纷、黑恶势力犯罪等类型,涉及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扫黑除恶等领域。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落实‘稳进、落实、提升’的工作主题,找准执行监督与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并从四个方面推进执行监督工作……”
经过前两问的“考验”,被询问人逐渐进入状态,在回答问题时条理分明、思路清晰。询问人及与会人员频频点头以示认可。
“如何将被执行人中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条件的‘僵尸企业’依法转入破产程序?”“如何改进工作流程,实现立案、审判、执行各个阶段互相配合、无缝对接,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诉讼目的实现?”“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依法打击虚假诉讼,追究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犯罪的行为?”“如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攻克涉及党政机关以及公职人员执行案件?”……现场询问含金量高,或尖锐、或专业的问题相继抛出。市“两院”有关同志成了现场最繁忙的应询人,对每一个问题进行详细回答,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单位负责人还根据提问情况作了补充说明。
近三个小时的专题询问,现场共提出20多个问题。询问者抓住了执行及其监督工作的重点、难点、堵点,问出了群众关心的问题,表达了群众的诉求,很有针对性,也很有代表性;被询问单位认真准备、严肃对待、态度诚恳、实事求是,既有整体的工作介绍,又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举措。此次专题询问取得了预期效果。
持续发力,跟踪整改,让询问更有实效
“这次专题询问直击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既务实、又接地气。希望市人大常委会多开展专题询问活动,多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市人大代表陶保格会后谈了感受。
“大家在这里面对面、敞开心地交流,让我们对法院执行工作和检察机关执行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等各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李晓光在主持会议时直言,同时要求市“一府两院”及有关单位要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提高案件执行到位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询问不只“问事”,还要“问行”,更要“问效”,推动今后的工作。方宗泽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持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突出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努力提高案件执行到位率,最大限度保护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要继续通力合作,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完善信用惩戒、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确保生效法律文书得到有效执行。要认真履行法律监督工作职能,加大执行监督力度,推动执行规范化。要巩固拓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健全完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执行工作能力水平。
接下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改进人大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支持“两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