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大财经委组织开展全市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专题调研,听取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部门专题汇报,并结合日常实地调研工作对全市加快转型升级情况进行了解。11月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专题报告,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产业转型升级还存在步伐不快、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龙头带动不够明显、要素制约还需破解等问题,提出建议。
一是坚定工业强市战略,夯实转型升级基础。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工业发展思路与目标。坚持扶优扶强,加大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推动力度,适度增加规上工业企业增长、产业集聚度等导向性指标的考核权重。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支持传统优势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条向关键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聚焦“四基三千亿”目标,加大工业招商特别是产业链招商力度,集中各类要素资源,实施一批重点领域的补链、强链项目,着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陶铝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等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局面。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增强转型升级动能。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完善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及措施。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科技投入与财政收入相匹配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力争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并申报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持续开展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推动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积极引进一批我市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科技成果项目,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着力营造发展氛围,强化转型升级保障。认真落实市委相关工作要求,加强区域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充分利用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示范区的政策机遇,营造出更加适合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通过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育引进等方式,为产业转型升级破除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动营商环境与长三角地区等高对接,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