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协同交流、强化作风建设,自觉把对党负责、为民尽责、依法履责融入机关各项工作,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
完善工作制度。健全议事规则,修改主任会议议事规则,细化议事流程、改进汇报方式,提升议事效率;规范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召开程序,完善议题报告规则、明确出席列席范围、优化代表列席流程、规范审议意见办理,全面提升会议质量。健全组织制度,按照机构改革要求,优化有关工作机构职能设置,设立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将内务司法(民宗侨外)工作委员会更名为监察和司法工作委员会。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规范人大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人大宣传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区人大宣传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人大系统宣传信息工作例会制度,不断提高人大宣传和信息质量。建立相山区人大常委会机关请销假制度,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严肃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强化督查考核。盯紧代表工作“2121”工程实施推进,每季度均镇街人大代表工作进行督查指导,每年对镇街人大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察看现场、查阅资料等方式,结合制度建设、服务代表、组织代表履职监督、信息调研及加分项等5项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评分,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和发现问题整改,提高基层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创新化水平。加强新时代人大宣传信息工作推进,定期召开全区人大宣传信息工作会议,每季度对镇街人大宣传信息工作进行通报,每年对全区人大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考核,制定人大宣传信息稿件计分及稿酬发放办法,鼓励镇街人大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宣传信息工作,推动我区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取得新突破,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深化协同交流。促进上下联动,全面加强同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沟通联系,积极支持、参加上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就重要法律问题多次请示汇报,及时报告工作创新成果,在全省人大代表小组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市人大代表第十四小组、任圩街道人大代表小组活动被评为全省人大代表小组活动优秀典型案例。按要求协助市人大常委会检查本区域内《专利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慈善法》等法律实施情况,做好代表工作“2121”工程在全区的实施推进工作。密切同镇街人大的工作联系,支持基层人大深入推进代表工作“2121”工程,加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创新工作机制,推动镇人大主席团和街道人大工委规范化建设。定期召开镇街人大工作会议,听取基层人大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基层人大工作实效。开展交流互鉴活动,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形成专题调研组,前往上海、杭州、重庆、成都等先进地区学习工作经验,深化同外地人大间的互访交流,切实提升人大各项工作质量。
扎实作风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动组织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扎实开展“讲严立”警示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检视剖析问题,制定清单逐项整改销账,持续固化学习教育成果。按照区委部署,常委会组成人员积极参与全区招商引资、秸秆禁烧、文明创建、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结合年度重点议题深入基层调研,身先士卒落实,展现了机关干部形象,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用好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等平台,让线上学习成为常态,让理论学习融于日常,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规范常委会组成人员日常生活及网络言行,严禁在微信等信息平台发布消极有害信息,引导在网络行为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曹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