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人大

倾心帮扶产业旺 ——杜集区高岳街道人大代表助力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结硕果

阅读次数:2502 作者: 淮北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1-11-16
[字体:  ]

初秋时节,高岳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蔬菜繁茂瓜果飘香,园区里忙碌的农民穿梭其间,脸上绽放着丰收的笑容。“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地人大代表们的长期关注和倾心帮扶”,谈到园区的发展,当地农民这样说。

杜集区高岳街道人大代表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快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高岳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市郊东北部,有连片沉陷复垦地近2万亩,鱼塘2000多亩,村民收入以前主要靠传统种植。2015年高岳街道以双楼村大面积复垦地为中心设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如何做好土地文章,让农民增收,成为这届人大代表十分关注的焦点。

以干为先,争做群众致富的引领者

农业园发展之初,村民们由于受到传统一麦一豆种植思想的禁锢,对于设施蔬菜种植缺乏认识,刚建成的温室,没有人承包。为了打破僵局,市区人大代表双楼村支部书记徐亲振站了出来。他说:“村民有顾虑,我们能够理解,承包温室,我先来!”他说服妻子,带领村里一部分有想法的年轻人外出考察学习,开始摸索着种菜,一点点的累积经验。第一批反季节大棚蔬菜上市后,就比以往收入多了好几倍。其他村民看到了效益,也渐渐地转变了思想,跟着干了起来。随后,双楼村就成立了双楼蔬菜合作社,入社会员达360多户,建成日光节能温室350栋,固定资产近2000万元,辐射带动菜农400余户,生产的“相王”牌果蔬产品远销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每年为农户创造收益达900余万元,村集体租金收入30万元。徐亲振代表坦言,作为村里的“当家人”,必须干好三件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村庄、引领村民走小康路。

以园区为家,争做深耕农业沃土的科技示范者

2013年,43岁的王建国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淮北,2016年当选杜集区人大代表。在高岳农业示范园,王建国代表流转了1056亩土地,种下了14万余棵桃树,就此在园区安下了家。为了将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户联合起来,2017年王建国成立了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400多户农民和三家家庭农场。几年来,他秉承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的宗旨,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农艺师手把手指导培训基地农场主和社员,引导推进先进管理技术、提高科学种植水平,为农户多创收每年达600多万元。

以活动室为阵地,争做富民政策的实践者

高岳代表团刘翠芝代表利用多年从事机关党建工作的优势,主动与园区各合作社对接,帮助成立了园区大地党支部。不仅发挥了园区企业党员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同时大地支部活动室也成了高岳代表团代表走访调研活动室。每次关于农业农村发展调研后,代表们围坐在活动室,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吃透、悟懂讲话精神,围绕调研课题,结合园区实际进行认真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几年来,代表们对园区水系、道路规划、土壤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果疏产品保鲜冷藏、三产融合发展及乡村旅游等问题进行多次调研走访,先后提出12条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议。其中,谢婷代表提出的《关于统筹农业主体融合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被省人大列入重点建议进行督办。

现在的高岳农业科技示范园已形成设施蔬菜栽培区、花卉苗木种植区、休闲观光体验区、综合服务展示区、保鲜储藏加工区、林业生态保留区等六个功能区域,以现代农业生产与科技推广示范为主,兼具休闲观光和生态保护等都市服务功能。涌现出“相王” 果蔬、“淼昌农”对虾、“润丰”黄桃等农产品知名品牌,获批安徽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AAA级景区,成为现代生态农业的“杜集样本”。

纷至沓来的客商、进出园区的车辆、田间地头忙碌的农民,共同奏响了高岳街道乡村振兴的活力乐章。高岳街道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模范引领作用,为农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持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彰显基层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