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刘玉玲是一名90后,扎根五沟镇国政村种植大棚水果6年,创办了种植面积超70亩的 “一号线”水果种植家庭农场,为五沟镇特色农业开辟了一方市场,辐射带动周边邻里创业就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选我为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玉玲敏锐地捕捉到“草莓种植效益丰厚,亲子采摘前景广阔”的市场信息,经过多方考察,她了解到自己的家乡五沟镇正在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于是她说服丈夫一起返乡创业,开始尝试农业大棚草莓种植。最初,夫妻俩在五沟镇迎宾大道的周边田地进行摸索,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培育失败与重新开始,种植面积从开始的3亩逐渐发展为现在的70多亩,投资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千元增加到如今的近260余万元……现在,刘玉玲俨然成为了五沟镇远近闻名的“草莓大王”。
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对于采摘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刘玉玲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看法。她积极学习发达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经验,实验“采摘+观光+体验”特色农业种植模式,探索带动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2019年引进台湾红心火龙果,2020年引进西瓜、芹菜、圣女果,2021年引进多肉植物……逐渐打造成了集观光、游玩、休闲于一体的采摘园。刘玉玲的果园渐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尤其是春节前后,平均每天的草莓采摘量高达1000公斤。
2020年10月,刘玉玲创办的“一号线”水果种植家庭农场经濉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成立。不久,“一号线”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被评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县级示范家庭农场。致富不忘乡邻,自家庭农场成立以来,果园吸纳了贫困户5人、普通农户20余人就业,年增加贫困户收入1.5万元。同时,刘玉玲积极向前来请教的村民讲授大棚搭建技术、种植管理技术。在她的带动下,全镇11户农民开始从事草莓种植,短短几年间,五沟镇种植草莓从最初的3亩发展到现在的近200亩,为五沟镇特色种植业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提升产品影响力,刘玉玲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并计划投资300万在农场建设冷库,积极探索发展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刘玉玲谨记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她表示将会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园,带动更多的留守妇女、贫困群众就业,让“一号线“真正成为广大群众奔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
2022年3月23日,濉溪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到五沟镇走访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县人大代表刘玉玲的事迹。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刘玉玲的创业成果,认为刘玉玲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代表,真正立足当地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贴近群众诉求和利益,把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快农业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更多的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
五沟镇党委书记王培刚表示,近年来,五沟镇鼓励和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同时积极发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利用闲置田地及塌陷水域等多种形式开展特色种养殖,并从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电商培训、宣传推广、注册商标等多方面入手,有力地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下一步五沟镇将借助“一户一块田”工作推进,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下好乡村振兴的先手棋。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姜灵说:“人大代表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希望能够多出一些刘玉玲一样的人大代表、致富能手,助力全县农业种植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甜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