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杜集区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安徽省实施监督法办法》的规定,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强化备案审查监督,高质量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有效发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在人大监督中的作用。
对标新要求,修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方式。对标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增加了关于备案审查的新规定、新要求,2022年11月,杜集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杜集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修订稿)》,对“一府一委两院”规范性文件的报送、接收、登记、初审、分送、存档、审查和反馈等各个环节做出明确规定,并配套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同时,要求“一府一委两院”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建立文件报备、审查意见建议研究处理等制度,不断推动备案审查工作制度化。
适应新任务,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队伍。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专业性极强,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仅依靠杜集人大常委会现有力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解决人员配备问题,杜集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专业问题,专业人干”的工作思路,大胆创新,专门聘请法律专家、执业律师、法律工作者等7人,组成现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从而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搭建新机制,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流程。设立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台账,建立监察和司法工委与其他工委同步审查机制。对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先由监察和司法工委接收、登记、初审文件所涉内容,按内容类别及有关规定分送相关工委进行审查,审查结果和意见、建议反馈监察和司法工委,监察和司法工委跟进后续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同步审查,大大提高了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杜集区人大常委会把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备案审查的线下平台,坚持法律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注重在备案审查全过程、各环节倾听民声、体现民意、汇聚民智。
紧盯关键环节,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质量。杜集区人大常委会突出抓好备案、审查、纠正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严把有件必备。加强与报备单位沟通联系,督促报备单位按要求依法、及时报备,推动“有件必备”落到实处。二是严把有备必审。在具体审查过程中,按照三级审查、集体把关的要求,先由监司工委进行初审,并提出审查意见,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审查;对符合审查条件的规范性文件,经常委会分管领导同意后,送交具体审查机构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提出具体审查意见;对形成的具体审查意见,特别是提出纠正意见或撤销案的,提交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讨论表决。三是严把有错必纠。经审查认为文件存在合法性或者适当性问题的,以书面形式向制定机关提出审查意见,并及时与报备单位起草单位进行沟通,听取情况说明,交换意见,推动各案审查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文/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