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大新闻 / 工作动态

勠力同心谋发展 勇毅前行开新局

阅读次数:283 作者: 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3-13
[字体:  ]

——市第十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选登

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凝聚思想共识,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议政建言,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民生改善、民主法治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共提出议案、建议203件,为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淮北篇章汇聚了磅礴力量。

   议案一:关于促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

近年来,我市努力推动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但我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少,经济规模总量小,民营经济占比偏低,民间投资活力不强,税收降幅较大,直接融资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颛孙新龙等10名代表建议,强化民营经济发展责任,坚持目标导向,压实县区、开发园区主体责任,各部门按照职责落实分工,形成全市一盘棋抓推进、抓落实的整体合力。释放落实惠企扶持政策,进一步研究制定解决民营企业金融融资、人才用工等诉求的政策和工作措施,着力化解民营企业反映的突出、共性难题。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工程,外引内育并举、大中小微齐抓,全力以赴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活力、提质效。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施行《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积极发挥全市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团作用,优化民营经济法治环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议案二:关于加强和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议案

目前,我市部分小区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之间矛盾较多,群众反映问题比较强烈,加强和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已经迫在眉睫。为此,丁玲、高凯等15名代表建议,要依据国家《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结合我市物业管理实际情况,完善我市物业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加大对物业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建立市、区、街道、社区职责明确责任体系,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主,专业管理和业主自治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涉及物业管理活动的单位、部门按各自职责承担社会管理责任,为物业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物业管理方面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业主不断了解物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引起社会各界对物业管理的重视。充分发挥好监督调解作用,“12345热线”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准确反映相关问题到相关部门,并做好问题追踪;相关人员要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议案三:关于发展我市养老产业的议案

从“七人普”看,淮北市人口年龄构成朝着老龄化方向发展,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为此,濉溪县代表团宋文红等12名代表建议,要加大养老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报刊、电视、抖音等媒体宣传养老服务产业相关信息,引导社会转变养老观念,让老年人真正认同、接受养老产业。精准匹配服务供给,大力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推动机构服务向社区、家庭延伸。推动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在福利性方面提供财政补贴、资金奖补等,在营利性方面提供税收政策优惠,鼓励引导养老机构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积极构建养老服务全产业链,赋予传统养老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养老产业新体系。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整合和综合运用医养资源,将医疗、护理与康复延伸至居家社区,为家庭、社区和市场化养老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在我市逐步实现高、中、低端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企业。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把养老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养老产业发展政策管理机制;完善养老产业制度规范,推动养老产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提高企业投资养老产业的积极性。规范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体系,持续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探索智慧养老模式,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创养老服务信息化、数据化、易监管的智慧化养老模式。

   重点建议一:关于加快淮北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淮北市将“专精特新”作为工业强市的主要抓手,培养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但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协同、资金支持、人才引进方面仍有较为急迫的诉求未能得到满足。为此,张静等11名代表建议,要完善“专精特新”政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明确重点发展领域和行业,深化“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专精特新企业运行监测系统,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队式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挑选行业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重点支持培养,树立典型标杆。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生态,政府主导,引入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内龙头企业及专业化服务商等多元化市场主体,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生态。引导“专精特新”企业融入产业链,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承接并布局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重点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作,优选淮北市主导产业如化工新材料、煤矿机械制造、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的短板企业进行引育培养;鼓励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建立“专精特新”数字化人才库,实施全方位、高层次、多交叉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供给力度,提高数字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重点建议二:关于招引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助力淮北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市3.0版人才政策,围绕“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开展各类人才活动,积极探索建设产业人才飞地等方式招才引才,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王月珠代表建议,要筑巢引凤,吸引高端人才,严格落实《关于加快集聚产业人才推动“五群十链”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文件,吸引高素质人才来淮创业,鼓励淮北籍人才返淮兴业。扶持高校,打造品牌学科,鼓励和扶持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理工学院开设新能源类等契合我市产业布局,满足我市相关领域人才需要的专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科或院系。创新模式,培育高级蓝领,发挥我市高职教育优势,推动职业教育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双方合作交流,为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培养工匠型技能人才。

   重点建议三:关于加快推进消费的融合发展,逐步构建“大消费”新格局的建议

新发展阶段促进消费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王军代表建议,加快项目推进,完善就业体系,着力放大政策效应、完善扩大收入机制、集聚城镇消费人气,在激发消费动力上下功夫;强化载体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优化城乡商业网点体系、提振社会消费信心、打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在提升消费质量上下功夫;优化消费政策,刺激消费需求,促进传统实物消费扩大升级、着力培植淮北元素的消费品牌、探索消费领域延伸嫁接,在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培育新型消费,突出文旅融合,培育消费新业态、打造“皖北江南”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在创新消费热点上下功夫。

   重点建议四:关于加快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为加快我市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代城艳代表建议,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研究出台进一步加快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重点物流园区予以政策扶持;制定物流企业奖励办法,支持企业扩大再生产或日常经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将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本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投融资政策体系,积极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快递物流企业的贷款授信,支持物流企业快速发展。推进园区规划建设,整合现有的快递物流资源,引导分散、自用的各类仓储配送资源向园区集聚,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态势,尽快建成运行能够辐射全市的快递物流配送中心。优化园区投资环境,加大重点物流企业的培育,提高园区仓储、中转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园区内企业的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打造以快递物流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吸引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整体提升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建议五:关于提升低效工业用地企业处置成效的建议

《淮北市低效工业用地企业整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全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处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然存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部门协作合力不足、“三个导向”不够突出以及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矛盾与问题。为此,王萍代表建议,成立工作专班,集中统一行动,协调统筹推进低效工业用地企业整治工作。理顺利益关系,打通部门壁垒,全面摸排和核实低效工业用地范围内企业的各项债权债务,共同协商拿出各方共同认可的清偿方案和分配比例;在处置过程中,进一步打通部门间协作的壁垒,防止处置过程中推诿、扯皮情况的出现。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一企一策”,依法合规、公平公正,严格按照宁缺勿滥的原则把好新企业的入门关口,扎实高效推进低效工业用地企业处置工作。完善激励措施,强化处置保障,进一步研究制定处置主体(即政府及相关部门)、处置对象(即低效工业用地企业)以及新入驻企业在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中的奖惩激励机制,保障该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重点建议六:关于打击恶意投诉,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一些恶意投诉人形成了产业化、集团化、规模化的职业索赔产业利益链条,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大大增加了基层的行政、司法成本。为此,王芳代表建议,严格限定消费者的定义,避免恶意投诉人滥用消费者权益,减少恶意投诉的发生;调整投诉渠道和程序,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和程序,对恶意投诉人的投诉进行甄别和核实,对恶意投诉行为可以采取相应惩罚措施;提高司法诉讼门槛,设立一定的诉讼费用或者增加前置程序等,减少恶意投诉人的诉讼行为;强化对电商平台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卖家审核机制,避免出现假冒伪劣商品,同时设立买家评价机制,对恶意投诉的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以减少恶意投诉行为;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也让公众了解恶意投诉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进一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重点建议七:关于推进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建议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为此,权修化代表建议,发挥淮北市心理协会的主导作用,搭建市级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全市各中小学配备具备心理咨询资格的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开展心理咨询业务工作。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按学校学生规模数量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并纳入教育系统的内部考核;把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校共同推进的重点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心理相关专业人员进校园、进课堂,为师生家长教授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家、校协同共促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信、抖音、公众号等大众传媒渠道,多形式、广覆盖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水平。

   重点建议八:关于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

文旅产业涉及众多新业态、新场景、新领域,是重要的富民支柱产业和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为此,姜灵代表建议,用好临涣古镇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淮北文旅产业新名片,高规格成立临涣古镇文旅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临涣古镇规划建设、开发利用、资金支持、招商运营等工作,努力实现文旅资源形式重构、产业要素结构重塑、综合服务功能重建;围绕“淮北名片、皖北明珠”的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确保临涣文旅开发定位精准,布局合理;深挖临涣历史文化底蕴,推动文化传承,打响旅游品牌。

孙乔代表建议,加快打造“皖北川藏线”沿线旅游带,创新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将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加强交通、农业、林业、水利等规划与旅游规划的衔接;大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支持梧桐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服务功能齐全、接待能力较强的特色旅游休闲基地;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户外宣传牌等媒介刊发专题广告,推介旅游资源,促销旅游产品。

邵景卫代表建议,加快推动安徽省风景道-龙脊天路文旅融合发展,衔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利用道路游线“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合理配置文旅服务设施,产业串珠成链,联动湖上淮北,发挥文旅引领,助推绿色转型。依托龙脊天路(川藏线)文旅线,补齐沿线基础设施短板,打造产业强、生态美的幸福宜居乡村,助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科学布局沿线产业功能,提炼产业资源特色,挖掘沿线乡村产业特色,“差异化”打造龙脊天路的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