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着力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不断推动人大工作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一是着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有序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常态化邀请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积极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参加市法院、市检察院和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视察活动以及参与市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执法检查和参加“一府两院”等单位组织开展的调研视察活动。认真落实《淮北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严格执行百分制量化评分。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开展优秀代表和先进代表小组评选,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
二是着力使代表关注热点成为监督重点。高质量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先后确定了以生态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创建等为主题的社情民意征集活动,引导代表围绕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重点民生议题开展监督,推动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不断创新推动建议办理工作,邀请部分代表实地观摩“雨污分流工程”等建议办理情况,检验办理效果。积极助推鸿源煤化废气超标排放、浍河氟化物超标、烈山区友谊沟水体黑臭等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着力加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坚持把人大代表之“家室站点”作为代表履职活动的主要阵地,按照“六有”标准,在各县区、镇街道以及在村居分片区建立了代表履职平台,全市共建成“家室站点”代表履职平台211个。常态化开展“双联系”工作,把密切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按照“做到真联系、取得真效果”的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围绕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等,开展专题联系代表工作,为监督工作打牢民意基础。持续推动市人大代表小组“四个一”主题活动,开展联系国家机关、村(社区)等活动,2023年全市三级人大代表累计在“家站点”接待群众2.5万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1.5万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