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相山区曲阳街道任井选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以“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为载体,以履职尽责为“出发点”,以人民满意为“落脚点”,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党建+人大代表”模式,以党建引领人大代表工作,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共绘治理“同心圆”
任井选区把党建工作和代表履职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落实,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又丰富了代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增强了代表参与中心工作的意识,提高了代表为民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民生幸福指数得到“大提升”。
任井选区探索建立“益联体”助力工作法,发布“益联体”成员单位招募信息,选区人大代表得知后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积极到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走访协调,经过细致耐心地沟通,已经有7家企业、5家社会组织、5家党政机关加入到“益联体”助力项目中。人大代表将日常走访联系选民了解到的诉求进行认真梳理,提供需求清单,成员单位根据自身实际,认领需求清单,选定合作项目,按单助力,社区则发挥党员志愿者力量,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近年来,“益联体”助力社区解决辖区内小区路面维修、健身广场硬化、绿化树木栽植、围墙修建、停车位增建等涉及公共利益和群众期盼实事项目62项,举办活动20余场,其中的“残疾人运动会”“银发生日会”“集中慰问”活动深受群众好评。
搭建民意“连心桥”
“年龄大了,买个菜回来就觉得累,现在小区广场上新安装了座椅,可以歇歇脚再上楼,平时还能跟邻居在这晒晒太阳、聊聊天,多亏了人大代表,还是人大代表管用,真是为我们群众办了件大好事啊。”滨河社区居民张阿姨竖起大拇指说。
任井选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中,推行“线上+线下”模式,线上选民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进入程序,可以通过拍照、留言的方式在“红动滨河”的“议事”模块将问题或诉求一键“下单”,人大代表看到后迅速“接单”,让数据多跑路、选民群众少跑腿。线下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请进来”立足代表联络站每月5日或25日“坐堂接诊”,“走出去”以网格为人大代表依法监督主阵地,采取入户走访、进厂入企等方式“跑堂问诊”,聚焦民生实事、社意民情、社会稳定等关键领域,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确保老百姓在家门口能找得对人、说得上话,接着将“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梳理筛选,制定清单并交给相关部门和社区办理,帮助解决选民身边的问题,切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近年来,推动解决下水道不通、路面破损、绿化修建、楼道杂物、窨井盖缺失等群众各项诉求50余件。
志愿服务“显风采”
“滨河花园小区东门路南边雨水井盖被堵塞,希望联系相关部门清理疏通,防止排水不畅出现积水。”这是任井选区人大代表参与“文明集市”主题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时所记录的选民意见。
活动结束后,针对雨水井盖堵塞问题,代表们到现场实地查看后,发现雨水井盖堵塞因为井内的杂物、树叶和泥沙等污物未能及时清理,于是将该问题向社区反映,由社区督促物业公司及时进行清理,物业公司在收到建议后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处理。这是人大代表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的成果之一,让群众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任井选区鼓励人大代表既做群众“代言人”,又做矛盾“化解员”,结合每月15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市日活动,引导代表主动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政策法规,倾听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纠纷。既延伸了为民服务的基层触角,又凝聚了志愿服务力量,不断拓宽代表服务渠道,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任井选区自实施“党建+人大代表”工作模式以来,既细化了党建活动和代表履职活动的融合,又充分激发了任井选区人大代表在党建引领下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近年来,人大代表进站协助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9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20件,开展政策宣讲15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7件,辖区社会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风险有效化解、社会生态得到优化,党群关系越发密切、邻里之间更加和睦、社会氛围日益和谐。(文/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