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一项重要形式。濉溪县人大常委会自2013年启动专题询问以来,历经十年,先后对保障性住房、大气污染防治、学前教育工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十多个议题进行询问,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实行四项举措,力促专题询问质量、效果双提升。
选题“小切口”。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2024年,县人大常委会在上一年度“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的基础上,再次选题优化营商环境,确定“降本增效”为主题,以“小切口”入手,着力解决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行政许可不规范、涉企服务效率低等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大问题”,全心全意为企业减负松绑,持续激发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调研“小分队”。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传家宝。为做好专题询问调研工作,县人大常委会打破以往调研方式,成立四个调研小组,由常委会四位副主任带队,把大队伍化成“小分队”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县100多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前期,县人大常委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根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办发〔2022〕30号文件要求制定问题清单,从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经营成本、办事成本、效率成本、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成本五个方面共24个问题入手,充分征求企业意见建议,务求问题收集全面、精准、务实。
测评“动真格”。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询问方式,在2024年开展的以“降本增效”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会上,首次开展应询单位答复“满意度测评”。会议采取“一问一答一测评”的方式,对参加应询的16家单位进行了一一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开。为确保测评工作客观、公正,县人大常委会邀请8名企业家代表,5名全国及市、县人大代表,与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组成40人评议小组共同参与投票测评。现场气氛热烈,辣味十足,面对询问和测评,应询单位表示“压力较大”,直言“脸红”“冒汗”。
整改“双闭环”。为落实好专题询问问题整改“后半篇”文章,县人大常委会会后及时对询问问题进行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办理时限、督办人,连同常委会审议意见一起交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处理,要求整改责任单位两周内报送整改方案,两个月内完成整改,实现专题询问问题整改“闭环”。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还将听取和审议专题询问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对专题询问质效进行把关,实现专题询问工作“闭环”。
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探索在常委会会议上对专题询问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一一测评,以严和实的标准确保询问问题真改、真落实、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