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及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工作,持续深化代表工作“2121”工程,围绕“服务大局、反映民意、助力发展”,立足于“四个着力”,不断探索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新实践。一是着力健全制度促规范。坚持属地原则、行业原则、兼顾原则和自愿原则,科学组建代表小组,选配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法律政策水平高的代表担任小组长,健全完善小组活动、学习培训、履职建档、接待选民、代表述职等10多项制度,实现代表履职制度化精准化。二是着力建强阵地优服务。按照代表工作“2121”工程要求,持续推进“六有”代表活动室标准化建设,2023年以来新建和提档升级代表活动室12个,完善代表联络站56个,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活动阵地。每月5日或25日组织人大代表到辖区单位、街道社区固定开展接待选民活动,为代表收集民意、知情知政创造条件。今年以来,共接待选民1300余人次,集中协调解决选民反映难点问题230余个。三是着力突出特色助履职。推广“流动议事桌”“来赶集吧”等特色履职平台,用实际行动察民情、解民忧、化纠纷,收到良好效果;打造“聚心茶馆”,以“茶”为媒,宣传政策,说理解事,化解民忧,夯实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相南街道中城社区积极探索实践“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度融合的模式,拓展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广度和深度,当好社情民意“传声筒”,让更多“金点子”搭上立法“直通车”。东山街道《“办公晨摊”让履职阵地“活起来”》获评第24届安徽人大新闻奖。东街道设立流动人大代表联络站零距离接待选民被《江淮法治》刊载。四是着力汇聚民意惠民生。实施“一线工作法”,做到代表履职在一线、倾听民声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聚力办好社情民意。全面落实人大代表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要求,构建收集、梳理、研处、交办、反馈、评价闭环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收集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2213条,办结2060条,办结率93%,推动解决一批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文/卓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