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担当。”安徽龙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永军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自2022年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初心与使命。
12月12日,阳光洒满生产车间,两条总长139米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近百名技术工人在生产线两侧熟练地组装着焊机。在这片繁忙中,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李永军正在对几名青年技工进行技术指导,耐心传授工作经验。
38岁的李永军已在基层摸爬滚打了15个春秋。他从生产实践中谋求创新,凭借着一股子韧劲,一步步成长为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师。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全省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暨技能竞赛中,他荣获淮北市一等奖、安徽省优胜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工人的风采。
“我来自基层一线,人民信任我,我就要当好代表,对得起人民。”作为长期深耕产业一线的市人大代表,李永军对产业工人非常熟悉,也想当好他们的“知心人与领路人”。平时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拉着工友聊家常、谈工作,关心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想办法和上级协调,帮助他们完善福利待遇,丰富他们的生活。在一次聊天中,他得知一名工友的父亲患病需要照顾,立刻对这名工友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进行了阶段性调整,积极平衡工友生活和工作问题,直到工友父亲痊愈。“当有心人,用心做事。”这是李永军对工友们的无声承诺。
随着我国迈向世界制造业强国的步伐加快,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李永军深感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力量。产品合格率、科技转化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等指标的高低,与高技能人才数量、培养质量以及劳动者技能水平紧密相关。
李永军分享了一次实地调研经历:自动化产线上,机器人、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完成数十道工序,操作车间内只需几名工人,通过操作屏幕就能完成工作。“不在现场,很难感受到那种震撼,传统工业企业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价值不言而喻。”
多年来,李永军充分发挥高级技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与产业工人的交流以及日常的工作、调研,他对于如何持续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产业技术人才有了更多想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体系跟企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优化他们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一些企业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培训的方式方法上,李永军更侧重于加强校企合作。他多次建议公司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岗位基地,定期开展实践教学,让知识走出课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更好衔接。通过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办学和企业就业优势,形成由人才培养到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在李永军的建议下,截至目前,他所在的企业累计为20余名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作为一名从车间厂房里走出来的人大代表,李永军深知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艰辛与不易。他建议公司设立多项激励政策,鼓励职工参加学习培训,为产业工人搭建产业一体化职业培训平台,并身体力行地开展“师带徒”活动。“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李永军的推动引导下,他所在的企业仅2024年就有近30人达到高级工职业技能水平。
作为人大代表,李永军的履职不仅仅停留在企业层面。他紧抓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杜集区段园镇的地理位置优势,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人才、技术服务交流机构。通过与徐州人才行业协会的多次洽谈交流,实现了信息共享与资源互补,为徐州及段园的人才、技术交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同时,他还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宣传淮北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淮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永军始终牢记自己的代表身份和使命,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他走街串巷、深入群众,段园镇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当他注意到段园镇迎宾大道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时,立即向相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经过多次沟通协调与努力推动,相关部门在多个路口路段增设了红绿灯和安全警示标志,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我赶上了时代的红利。因知识技能成长为高级技师,也因知识技能成为今天的人大代表。”李永军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动情地说道。时代赋予工人以重任,也赋予工人以荣光。李永军既感到压力,也感受到动力。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即将召开,他将和其他一线产业工人代表,就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扬工匠精神等话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记者 刘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