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情系乡村发展 书写担当答卷 ——记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党总支 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孙召

阅读次数:1184 作者: 淮北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02-25
[字体:  ]

“召召,俺上次反映的事情已经解决好了。前几天人大代表还来走访,关心进展情况。”他是基层人大代表,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烦心事。“王叔,您看为这么点事可值当的,咱都退一步,邻里和谐最重要……”作为“大总”,村里的乡风建设、纠纷调解、公益志愿、美德传承总有他的身影。“家人们,今天带大家看看俺们梧桐村的老石头房子……”他是一村一主播的“小召书记”。

他就是杜集区石台镇人大代表、梧桐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孙召。

召之即来为民代言促振兴

孙召曾是一名军人,5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坚毅品格,这份担当早已融入他的血液,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熠熠生辉。

2021年当选为镇人大代表后,为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孙召开启了常态化走访之旅,穿梭于梧桐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2023年,孙召与村“两委”率先试水,试种2.5亩中药材白术。在精心管护与科学栽培下,白术茁壮成长,为村集体斩获6万余元收益,初战告捷让他敏锐洞察到中药材产业的广阔前景。此后,他马不停蹄,多次奔赴亳州“取经”,归来便带领村民大展拳脚。薄荷、丹参、白芷等多种中药材在梧桐村的土地上扎根,种植面积扩至110亩,2024年村集体创收高达30余万元,村民的腰包也跟着鼓了起来。

不仅如此,孙召还化身农产品“代言人”,积极投身各类展销及线上推广活动,为村里的红薯、山楂等特产摇旗呐喊,让它们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梧桐谷作为东部旅游热门打卡地,通信信号不佳却成了“美中不足”。游客们常因信号微弱,游玩体验大打折扣。孙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主动作为,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一座信号塔拔地而起,信号满格覆盖梧桐谷,游客们的欢声笑语再次回荡在山谷之间。

在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孙召同样不遗余力。他与村“两委”精心打磨乡村振兴积分超市运营方案,让评分、兑换流程清晰透明,与超市携手打造积分兑换专区,各类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在广泛征求民意基础上,户户通道路、雨污管网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稳步推进,法治文化长廊、梧桐“乡创客”创意空间相继落成,乡村旧貌换新颜。

“总”是很忙移风易俗树新风

身为梧桐村的“大总”,孙召巧用“三米巷工作法”,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角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曾经的“三米巷”,不过是村部旁一条一米宽的狭窄小道,路况糟糕,村民出行苦不堪言,戏称其为“一米巷”。2018年,村“两委”决心拓宽道路,可难题接踵而至——征用宅基地时,村民意见不一。但孙召和同事们没有退缩,逐户走访、反复劝说,十趟不行就十一趟,从长辈到晚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党员武学军率先垂范,主动让出宅基地,随后七户村民纷纷响应,拆除院墙80多米,分文不取。一条平坦宽阔的三米大道就此诞生,它不仅畅通了村民的出行路,更拉近了邻里间的心,播撒下和谐礼让的种子。

2023年,村里想为孩子打造七彩周末课堂、为年轻人建设青年之家,却因场地问题陷入僵局。孙召得知青年党员王全家中有空置院子,便上门讲述“三米巷”的暖心故事。王全深受触动,当即无偿借出房屋。在梧桐村,像这样舍小家为大家的善举层出不穷:孙召让出100㎡建非遗工作室,祖全军、孙建平、孙文建等也纷纷腾屋助力,累计为村集体节省开支600余万元。如今的梧桐村,村容整洁、产业兴旺、邻里和睦,村民的笑容愈发灿烂。

当好“主播”干部提能谱新篇

梧桐村山水如画,人文荟萃,如何让这片宝藏之地声名远扬?“小召书记”孙召扛起宣传大旗,成为乡村故事的讲述者、文旅资源的推介人。

2024年,杜集区“一村一主播”计划落地开花,石台镇顺势而为,为孙召量身打造“小召书记”抖音账号。从此,他开启了直播之旅,聚焦村内文旅亮点、特色农产品。截至目前,账号已吸粉8100余人,30个作品累计获赞3万余次。借助“团团直播间”,他创新探索“直播+农产品”“直播+文旅”模式,梧桐红薯、山楂等特产搭上电商快车,磐石巷、梧桐谷等景点人气爆棚,农业、文化与旅游产业携手共进,协同发展。

在孙召等一批优秀干部的努力下,梧桐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凭借过硬的实力,梧桐村揽获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先进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殊荣,2023年10月更是入选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一审:张纯一

二审:周金群

三审:张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