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人大新闻 / 工作动态

“污泥变能源”在淮北不是梦

阅读次数:759 作者: 城乡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5-03-17
[字体:  ]

 

安徽智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污泥基生物质燃料循环经济项目开工

“污泥变能源”在淮北不是梦

3月15日上午,淮北高新区在一个个大红色空飘气球的装点下喜气洋洋。伴随着隆隆的礼炮声,安徽智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污泥基生物质燃料循环经济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意味着,曾经令城市头疼的污泥“顽疾”,即将在这里上演一场变废为宝的“魔术”。

污泥、园林废弃物……这些曾被视作“垃圾”的废弃物,经过“污泥基生物质燃料闭环系统”处理后,将摇身一变成为清洁高效的燃料颗粒。“以后污泥不再是负担,而是宝贝!”项目技术负责人何毅形象地比喻道。

淮北及周边地区每年产生约27.7万吨污泥,长期依赖水泥窑协同处置。但随着建筑行业压力增大,污泥处置难题日益凸显。该项目一期建成后,可日处理污泥300吨,年产能达30万吨,相当于每年为城市“吃掉”24万吨污泥。更神奇的是,每处理10万吨污泥,就能减少7.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多种2200亩阔叶林。

项目背后的“魔法棒”,是上海海洋大学霍志保教授团队研发的“污泥基生物质燃料闭环系统”。该技术通过四大核心工艺,将市政污泥、工业污泥与农林废弃物混合,经高温成型后,变成热值高达3500大卡的燃料颗粒。燃烧尾气排放达到天然气标准,成本却比传统蒸汽低40%。“就像给污泥施了‘魔法’,既能当燃料,又环保达标!”企业负责人周海朋说。

在淮北高新区,该项目与垃圾焚烧电厂、危废处理厂等形成产业闭环。生产的生物质燃料不仅可替代煤炭,还与华润电力等47家生物质电厂达成采购意向。未来,企业还将进一步完善自身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板块布局,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打造多元化市场蓝图。“这不仅是污泥处理厂,更是绿色能源的‘生产车间’!”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赵皆胜点赞。

作为安徽省污泥处置新技术样板工程,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5亿元,年纳税8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个。市政府多部门联合推进,力争将其打造为全国“无废城市”示范标杆。“以前污泥无处安放,现在变成抢手货,这就是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孔维维感慨道。

随着项目启动,淮北的污泥正被赋予新生命。从“污染源头”到“能源工厂”,这场污泥“变形记”不仅破解了环保难题,更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新样本。正如现场一位工人所说:“咱们这是在给地球‘排毒养颜’呢!”

一审:戚文绘

二审:郑峰

三审:周世明

202503171542063967_YIUyFVh1202503171542183968_JHvZiJ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