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向好,空气质量指标PM2.5平均浓度为40.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优良天数比例为71.9%,同比改善1%,两项指标连续四年稳定达标,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秸秆禁烧连续11年“卫星零火点”……”近日,在相山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相山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人报告了相山区2024年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晒”出了过去一年的环保成绩单,并接受审议。
碧水蓝天为底蕴,生态护航见责任。这份环保成绩单,凝聚着区政府以实际行动推进环境质量和生态品质全面提升的默默耕耘,同时也展现了人大常委会以监督为抓手,助推相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务实担当。
“点题+选题”精准监督
近年来,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在年度监督议题选择时,始终坚持“党委重视、发展紧迫、群众关注”标准,抓住关键、选准议题,列入常委会年度监督重点工作,并实施监督,确保人大监督工作更加紧贴中心大局、更加贴近民生关切。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是环境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排放量大、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受污水体难以恢复……加快推动信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迫在眉睫。区委“点题”、人大督办、部门行动……2023年,相山区人大常委会聚焦问题,主动作为,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聚焦环境保护,将推进信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纳入重点监督议题,持续发力,跟踪督办。2023年12月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及环保竣工验收。目前,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吨,CODr、氨氮、总磷、总氮等出水监测因子均远低于排放限值,为地表水环境提质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地调研找准“切入点”
主动提前介入,充分吸纳民意。通过分类梳理、总结归纳各级人大代表收集的社情民意,紧盯群众反映次数多、意见较为集中的环保问题,依托“人大代表群众联系点”“议事厅”等平台,面对面倾听选民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开始前,区人大常委会组建调研组,带着问题选取相山区时代广告公司、濉溪北路99号中化石油汽运加油站、信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3个点位实地察看,找准“切入点”,探求解决之道。
“加油站要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各项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广告公司开设在居民区内,产生刺鼻异味扰民,是否采取切实可行、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量多少?污泥怎样处理处置?环保设施运行状况如何?”每到一个点位,调研组都仔细询问,并认真审核报告上的每一个数据。
通过面对面走访,畅所欲言座谈,调研组建议,要强化企业管理,减少废气对周边群众生活的影响;督促企业尽快完善环保手续;指导企业正确开展环保问题整改等意见建议,并交由区政府研究处理,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将定期通报问题整改进度。
为快速推进环境保护问题整改“把脉开方”
“要加强统筹协调,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强化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环境保护不能只靠政府和企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环保氛围。”
……在认真听取环境报告后,列席会议的区人大代表结合实地调研以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畅所欲言,为稳步推进环境保护问题整改“把脉开方”。
如今的绿金湖畔,碧波荡漾处白鹭翩跹,相山山麓绿树成荫,居民推窗可见星斗满天,街头巷尾尽显生态之美。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改善,正是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建立“监督-整改-提升”闭环机制结出的硕果。据悉,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已连续十一年专题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全方位收集梳理涉及水、大气污染等“问题清单”,持续跟踪监督,通过将人大监督的“法治底色”与生态建设的“绿色本底”深度融合,以实际治理成效答好“民生答卷”。站在新的起点,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用法治力量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态家底,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程中续写新的篇章。
一审:张纯一
二审:周金群
三审:张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