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49号建议)关于解决东湖宜园水体污染和杜集南部 防洪排涝问题的建议

阅读次数:3065 作者: 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3-13
[字体:  ]

目前,东湖宜园已建成对外开放,但公园水体受到周边污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据了解,东湖公园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龙山路西侧、淮海东路南北的龙溪水岸、滨湖新城等住宅小区的生活污水。该处污水本应沿淮海东路向西,再经方安路向南入桓谭路,最后进入丁楼污水处理厂,但因方安路和桓谭路局部污水管网不健全,造成污水倒向东排进入东湖。二处是龙山路向北、高岳街道办事处周边地区生活污水。因龙山路没有污水管网,雨污混流,也直排东湖。同时,每临汛期,杜集南部城区积水难以有效排除而致涝灾。逢雨必涝、逢涝必瘫,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居民反映强烈,杜集区南部约5平方公里范围排水不畅,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

1、专项规划起步晚。2006年编制《淮北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2年编制《淮北市排水专项规划(2012—2020年)》,专项规划比总体规划编制晚6年,随着城市发展迅猛,导致规划滞后城市建设。

2、城市防洪设计标准不高,排涝技术落后。市区设计雨水管渠重现期为2年,大城市设计标准为5年。城市防洪排涝技术不高, 防洪排涝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备。

3、部分建设工程如方安路、淮海东路、东湖湿地治理等项目挤占、压缩、填埋原有排水沟渠坑塘的现象较为严重,且道路规划设计各成一体,没有统筹衔接,甚至部分道路的排水工程在施工变更时没有完全贯通。

建议:

1、完善新城区雨污排水规划建设工程,尽快打通方安路和桓谭路污水管网的局部梗阻,让污水进入丁楼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快龙山路、开渠路、学院路污水管网建设,实现雨污分流。

2、全力推进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根据财政预算每年确保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资金到位。

3、加强排水设施管理。确保排水工程质量,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严格随意侵占、改道、压缩、填埋排水沟。加强汛前检查,消除内涝隐患。建立健全防洪排涝的机制。做好预测预报,提高预警水平。同时。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