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51号建议)关于规划建设“淮北嵇含植物园”的建议

阅读次数:2930 作者: 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03-15
[字体:  ]

2006年至今的十余年间,我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这些称号的获得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市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不但开了花,还结了一个个硕大果实,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淮北最好的例证。

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还是“多植树、多栽花、多种草”,我市城市园林绿化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也验证这一点。随着人们不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的生态环境现在也应该是由植物种类单调走向生物学多样性丰富、由单独的园林绿化走向生物生境营造,也满足单纯园林功能要求走向优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新时代的园林绿化建设,不应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的“多植树、多栽花、多种草”了,而是要强调生物多样性,形成植物群落。如何做呢?在城市规划建设特别是城市绿地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建设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形式,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锻炼、陶冶情操、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形成和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营造出各种植物生境与边缘效应,确保植物种类的稳定并自然繁育增加,以便更有利各种动物种类的生存和繁育增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多样性。

另据“淮北市志”等史书记载,古时西晋著名植物学家、文学家嵇含(262—306年),是今我市临涣镇人,他是中国古代植物学的奠基人,也是“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侄孙。

嵇含对历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的《南方草木状》这部著作上,也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植物学文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比西方植物学专著早一千多年。说其是世界上第一位植物学家也是当之无愧的。

为营造更加优良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空间,弘扬淮北的历史文化和历史名人效应,建议,在南湖景区的适当空间内,规划建设以嵇含命名的“淮北嵇含植物园”,并期待着其成为我市生态修复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