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农民主体;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的原则积极开展,并在振兴乡村经济富民、优化生态环境便民、完善公共服务惠民、繁荣乡村文化安民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现就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多途径筹集资金,跳出资金制约瓶颈。一是整合涉农资金。把单个项目资金投入整个产业体系,通过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合力支持体现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实现节本降耗、提质增效,做强一村一品,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扩大投资主体。目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在加大投资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群众和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开展记得住乡愁活动,鼓励在外的青年和企业回乡投身于美丽家园建设,从而形成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个体的多元投资主体。三是积极利用惠农优惠政策。以产业为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其他资金的投入。扩大资金融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农发行惠农政策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吸收民间资金,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融资工作。
二、以规划为引领,融合城乡发展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不应只满足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应紧扣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发展战略,打造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来统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扩展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框架下来规划设计,把绿金淮北当作一个大景区规划,把一个乡镇当作一个景点来设计,把一个村当作一个亮点来雕绘。
三、发展美丽经济,促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先导,以全域化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全力发展“美丽经济”。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突出优质、特色、绿色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支持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通过做好乡村整体景观设计,培育相关农产品品牌,发展特色民宿旅游等,走出一条品质发展新路子,打好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消灭战。通过引入美丽乡村竞争评比机制,落实资金奖励制度;通过长期不懈的抓环境治理,落实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保障措施和长效机制;通过增加农村环境改善的财政预算,缓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从而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