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运动风格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学校武术教育是关乎武术传承和培育下一代的大事,它能够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能作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与尚武精神的培育。
十九大明确了要加大力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部也把武术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全国各省市都在进行武术进校园活动。我市应尽快把武术做为体育课程进入中小学校园,增强下一代学生素质。
通过教育体育健康检测数据显示,现在中小学生偏胖,身体素质偏差,媒体报道验兵身体健康数据只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合格。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接班人,他们不但要文化知识学的好,还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武术进校园是关乎武术传承和强国的大事,能促进学生的体育健康,能作为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尚武精神的培育。
武术普及到学校是顺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下一代文武双全的需求。学习武术强身健体的同时,更可为祖国培育和挖掘武术优秀人才。2016年,由市教育局艺体卫科和市文旅体委竞训科共同主办,由市少林文武学校承办的全市学校武术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圆满结束,后因为负责的王本新科长调任市职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武术进校园后续工作停止至今。
建议:1、以市教育局艺体卫科为主,市文旅体委竞训科协助负责,淮北市武术协会保障师资力量的培养。
2、由淮北市武协推荐武术教练,也可对各校体育老师进行武术推广培训,每学校可配备一名或多名体育教师,教程内容必须以中华武术为主题。
3、通过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课中或在每天课间体育活动中开展20分钟的武术操或一校一拳。
4、每年的全市运动会把武术作为必选的一种比赛项目,另外每年可以组织一次全市中小学武术比赛,对组织开展好的学校及优秀学生可以表彰,亦可增加教师及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5、习练武术的学生均可以绩效考核,在每个学期中进行武术考级考段,在中考和小学升级考核中将武术项目作为考项或者是选考项,在中考成绩中武术项目可以有一定的比例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