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

(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二号议案)关于加快我市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议案

阅读次数:4723 作者: 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0-03-25
[字体:  ]

陶铝新材料是在上海交大周尧和院士、吴人洁教授指导下,王浩伟教授带领团队合力攻坚30年研发而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新型复合基础材料。据了解,陶铝新材料兼具陶瓷坚硬和铝合金轻、韧的优点,具有高强高刚、抗疲劳、耐高温、高阻尼、低膨胀、耐磨、耐应力腐蚀、吸收中子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该新材料因其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表现和创新性,曾获得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我市主要领导独具慧眼,于2013年开始便密切联络上海交大,几经努力,终于将该新材料引入淮北,落地实施成果转化,发展陶铝新材料产业,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推进的较好进展。

一、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经调研了解,该新材料自落地淮北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委托市建投集团产业基金公司参股,共同成立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市高新区划定土地、市建投集团代建厂房等,用于陶铝新材料产业项目建设,出实招支持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是:

(一)新材料应用产能已经形成。占地138亩的陶铝新材料项目一期已经形成了年产2.3万吨原材料、50万只的全自动活塞、25万套汽车零部件、30吨陶铝3D打印粉、1000吨陶铝3D打印制丝生产以及1000吨陶铝铸件特种铸造生产能力;二期占地130亩,厂房建设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并交付,正在进行厂房配套及下一步设备购进、安装调试,正常运转后将形成年产300万只陶铝高性能活塞、150万套汽车零部件、4.5万吨航空航天板材及型材用锭生产能力,届时陶铝新材料及相关产品生产供应能力将会大幅提升,这些都为陶铝新材料大规模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强力保障。

(二)应用领域及应用市场初步推展。目前,陶铝新材料产品已成功运用到航天、军工(坦克活塞、鱼雷)等领域,而且坦克活塞成功替代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国外产品,实现了“卡脖子”突破;在航空领域已与中国商飞进行合作,在C919的飞机的地板支撑梁、发动机、长桁等方面应用的产品已通过试验验证,将陆续于2020年、2021年实现装机,一旦成功应用,也将改变我国国产大飞机绝大部分材料依靠美国进口的局面,这同样是实现了“卡脖子”突破的可喜局面;陶铝3D打印技术制造的钛合金空心叶片和树脂基风扇叶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在国产大飞机C919关键构件、航空发动机叶片、xx战机复杂功能摇臂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及试验验证;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目前已实现为上海华弈汽车的批量供货,对锡柴企业的高性能活塞供应已经通过试验验证,可望在2020年实现供货。陶铝新材料产业应用初步推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陶铝新材料产业培育实现了前期较好的基础铺垫,但目前的发展状况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产业化推进的问题,距离我市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打造百亿乃至千亿经济板块的发展目标差距太大。问题主要有:

(一)航天及军工领域应用体量小、经济效益不明显。航天器不可能每年大量发射升空,因此航天应用产品少、体量小;军工领域应用多为备战需要,实际消耗少,同样存在应用体量不大的问题,但作为支持我国航天事业及保家卫国的军工需要,陶铝新材料义不容辞,这也是我市从上至下的“家国情怀”,而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推广的途径主要应该依靠走民用领域产业化推广的路子。

(二)民用领域产业化推广进程急需加快。目前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已经实现了产品应用合作的阶段性推进成效,一旦在大飞机上的新材料应用实现全面突破,其他各型大小民用飞机的新材料应用合作将会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活塞及汽车轻量化应用等方面,正在江淮汽车、国轩高科等企业进行合作研发,但目前的推进突破不大,成为目前制约我市陶铝新材料产业大面积应用推广的瓶颈。

三、加快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陶铝新材料自2013年落地安徽淮北以来,已三次列入《国家首批次新材料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安徽省已将陶铝新材料列入省“尖20”四个率先突破项目之一,同时拟批准将安徽陶铝新材料研究院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中心给予支持。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多次针对陶铝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并在相关会议上亲自宣传、推介陶铝新材料。2019年10月份,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分别赴淮北考察调研,均对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淮北市将其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举全市之力进行打造,尽快做大、做优、做强。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新材料研发不断推进,对于这一相对得到肯定并且已经得到一定应用的高端基础材料,要抓住可能实现对其他现有基础材料成功替代的黄金时间周期,抢抓机遇,尽快拓展产业化发展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为此经认真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标准规划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聘请专业机构,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目标,合理细分发展方向,按照军工、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内燃机活塞、增材制造等经论证可以拓展应用的领域,从园区布局、项目支撑等方面进行高规格的科学规划设计,以便科学引领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在加强政策支持方面,研究出台淮北市关于加快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及陶铝新材料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办法,把陶铝产业基地作为绿金科创大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统筹推进;全力争取“三重一创”重大专项升级重大工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支持等专项政策支持。在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方面,从资金、用地、铸造产能、科研配套等要素支持方面为陶铝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切实保障。在加强项目服务方面,壮大我市已经成立的推进陶铝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其中,更好解决陶铝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寻求省级及国家支持方面,建议加大寻求省级层面支持和“跑步进京”的力度,从资金支持、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制定、大型央企合作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三)深入推进陶铝产业精准招商。对于这种高端材料,其应用范围必定锁定在特定的一些领域,建议在高起点规划引领的前提下,要帮助企业精准、密切对接应用领域内知名企业,力争在陶铝新材料及相关产品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引进合作市场化生产项目、形成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聚集群上取得更大成效,加快陶铝新材料推广步伐。

(四)加强“政产学研用金”平台建设。在已建成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上海交大等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在淮建立合作研发中心及中试基地,深度推进陶铝新材料研发,根据不同应用,细分研发系列性能材料,推进成果转化;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淮北分中心、陶铝新材料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陶铝新材料检验检测中心,着力打造以陶铝产业为龙头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五)退出政府股份,放手企业市场化发展。市建投集团产业基金出资的政府股份,已经完成了项目进驻初期的引领作用,应该适时退出,摆脱国有企业面对市场的各种发展桎梏,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放手企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以便陶铝新材料尽快实现在航天、航空、军工、民用等多领域的“多点突破、全面开花”,形成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更好培育壮大陶铝新材料产业,推动陶铝新材料产业爆发式增长,为淮北高质量转型崛起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