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人大

杜集区人大常委会“三项举措”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阅读次数:1952 作者: 淮北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1-09-07
[字体:  ]

近年来,杜集区人大常委会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通过审议专项报告、开展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方式,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推动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守护杜集的蓝天碧水净土中贡献了人大力量。

精准审议报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质。自2016年以来,杜集区人大常委会把坚持全方位、多维度地监督区域环境状况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在把听取审议区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作为一项规定动作,被纳入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的同时,还先后听取审议区政府《关于全区垃圾分类处理情况的报告》《关于全区环境督察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报告》《关于农村改厕情况的报告》《关于雨污分流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等近10项专项报告,围绕提气、固水、治土等工作,提出强化重污染区域治理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全方位加强涉气污染源管控;严格落实河长制,不断完善“一域一策”治理措施;加大污染地块的风险防控和治理修复力度,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等聚焦生态环境方面的审议意见15条、环保问题清单16个,并及时反馈给区政府整改落实,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此外,还组织常委会委员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PM2.5达标整治及“散乱污”企业整治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助推审议意见落实落地。

深入一线调研,推进痛点热点问题解决。针对规模化畜离养殖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杜集区人大常委会及时组织调研组对农村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农村垃圾转运不及时、河道周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畜禽规模养殖适养区、限养区建设和治理标准不够高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6条。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强化监管、优化布局、加强宣传、加大巡查执法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8条,并一一进行落实,为促进农村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督促作用。     为确保对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题询问能够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诉求,区人大常委会在深人调研综合分析、认真梳理问题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询问题目,总结提炼出6个问题,并适时开展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题询问。询问中,9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向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提问;5家应询单位正视问题,实事求是,认真应答,回应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关切。参加询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当场公布测评结果。专题询问后,区人大常委会及时将询问的问题和应答的承诺形成意见,交由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城乡环资工委持续跟踪询问意见落实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把人大的依法监督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放大监督叠加效应,切实提升监督的实效性。

开展执法检查,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刚性约束作用,通过上下联动、明察暗访、实地检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环保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各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开展执法检查。     在每次执法检查中,杜集区人大常委会都坚持深入查找梳理存在问题、制定交办问题清单、形成专门审议意见、交办政府有关部门限期整改的程序进行严格推进。同时,还就一些“屡改屡犯”、群众意见强烈、关注度高的问题开展“回头看”,邀请人大代表和熟悉法律同志参与,针对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按照程序向组织反映,并设置罢免、撤职等刚性手段,确保问题整改有着落、有回音,执法检查有力度、有成效,用法治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下一步,杜集区人大常委会还将对土壤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减少固体废物对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力求使杜集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不断筑牢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法律屏障。(段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