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组认为,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在健全工作机制、推动惠企政策落实、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财政资金支持效果不明显、部分资源要素保障不到位、为企服务不够优等问题。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建议:
强化政策惠企,增强发展动能。加大财政支持。集中财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在产业培育、数字赋能、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作用。扎实做好惠企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深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杜绝低效无效投入。推动政策落实。依托“皖企通”常态化发布惠企政策,实现所有政策一个平台发布。用足用实政策措施,动态清理低效无效政策,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同时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分类施策,提高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档案,不断完善梯度培育机制,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支持、专题辅导等方式,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企业创新。加大财政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作用,收集发布企业科技创新需求清单,实施揭榜挂帅,引导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技术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强化要素助企,提振发展信心。缓解融资难题。进一步加强政策性担保机构建设和监管,完善政银担合作与风险共担机制,支持金融机构推进无还本续贷和商标权、专利权等权利质押贷款业务,努力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融资需求。完善基础配套。继续办好“九件实事”,对照开发区提质扩量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布局基础设施,持续加强园区承载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园区供水、供热、供电、公租房、公交、商超等配套服务水平。加强用气保障。及时测算并公布冬季采购LNG价格,让终端到户价格更透明,企业用气更明白。积极争取降低天然气短输价格,加快推进天然气第二气源管网建设,实现多渠道稳定供气,缓解我市单一气源供应紧张局面。
强化服务帮企,优化发展环境。规范监督检查。探索建立入企检查登记制,完善事前告知、事中沟通、事后提醒等程序,推进联合执法、规范执法、柔性执法,防止过度、重复检查。保障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推进政府履约践诺。强化督查整治,加大对“中梗阻”问题监督及查处力度。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涉企行政执法人员和服务人员为企担当。提升服务效率。落实落细《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搭建常态化听取企业家意见平台,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中小企业制度,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发挥协会商会作用,整合服务资源和功能,为中小企业创办、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