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北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监督工作 / 调研视察

关于我市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调研情况的汇报

阅读次数:11950 作者: 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9-06-27
[字体:  ]

主任会议:

    根据常委会2019工作要点和我委年初工作安排,我委于4月3日,组织教科文卫委员会成员,在分管副主任金文的带领下,对我市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我市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的开展情况,对进一步做好我市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情况的报告,做了前期准备工作。

    一、我市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的开展情况

    2018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围绕原国家、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的工作要求,把改善医疗服务与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通过抓改革促完善、提质量保安全、建机制谋发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医疗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一是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就医更便利。淮北市内各大医院通过网络、微信、挂号机等多种途径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并开通电子查询功能,整体预约诊疗率三级医院达到30%,二级医院达到20%以上。加强内联外引工作,市人民医院与国内、省内知名医院组建23个专科联盟,成立杨广顺团队工作站等6个(室、中心),率先选取27个病种开展日间手术,缩短了患者就医等待时间,改善了就医感受。

    二是推进临床路径,患者就医更规范。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拟定诊疗规范,保证了医疗服务的同质化,提高了诊疗行为的透明度。2018年濉溪县医院和濉溪县中医院在县级医院省督查考评中始终处于第一方阵。淮北市人民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淮北市中医院、淮北市妇幼保健院等临床路径完成率在40%左右,符合整体序时进度。

    三是推进远程医疗服务,资源共享更顺畅。我市部分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与安医附院部分科室建立远程医疗系统;淮北矿工总医院与北京大医院开展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和远程查房、与集团各分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淮北市妇幼保健院与省立儿童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濉溪县医院建立远程影像会诊系统、医共体远程心电系统等,做到了医联体、医共体内资源共享和下沉、技术辐射带动,让适宜患者在当地即可获得上级医院的优质诊疗服务。

    四是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危重患者救治更有力。市人民医院于18年3月启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建设,完善协调医院内部相关专业科室,临床、医技、后勤保障等相关部门,按病情轻重分类处置,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有效衔接院前急救和院内诊疗,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时间。市本级和濉溪县120指挥中心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成为五大中心的有力支撑。

    五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医疗服务更高效。坚持信息化先行,“互联网+医疗健康”初具雏形,市级信息平台中心机房建成启用,卫生综管平台搭建完成,“两卡制”试点成效初显,“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实现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全覆盖,“健康淮北APP”上线试运行,卫生信息互联互通通过国家四级评审(文审)。全市二级以上医院依托信息化手段,分别开展预约诊疗、微信扫码付费、就诊提醒、报告单查询、信息推送等智慧化服务;濉溪县、市人民医院等实现医共体、医联体内救治一卡通;市人民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市中医院等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等服务;市人民医院建设智能化药房等,进一步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诊疗行为。

    六是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双向转诊更通畅。推动市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组建紧密型医联体。通过在医联体内实行医保优惠政策、优质医疗资源共享、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专家及高年资护士下沉等方式,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顺畅的转诊机制,实现基层首诊比例逐年提高的目标。县镇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1+1+1固定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共同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利用县、乡、村三级转诊信息系统,严格病人转诊管理,认真落实逐级转诊和双向转诊制度。

    七是推进人文关怀医院创建,就医诊疗更舒心。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积极开展人文关怀医院创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设施,增加标识标牌指引,提供导医分诊和医助服务,改善了就医环境和就医体验。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提供陪检陪诊等服务,在门诊、住院、医技等科室提供网络、阅读等不同形式的候诊服务;对住院患者提供心理状态初筛、心理指导等服务;落实门诊限时限号和“一室一医一患”制度,在关键区域和关键科室完善私密性保护措施等。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全面开展患者满意度和医务人员满意度双调查,建立出院患者定期随访等制度,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医环境差,存在市级医院人满为患、镇级医院设施不完善、村级卫生室破烂不堪的现象;二是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缺乏针对性的工作制度,学科建设和行风建设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三是财政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四是卫生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工作环境差,工作条件较为艰苦,普遍存在收入低、技术低、年龄大的问题。

    三、对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明两年是深化医改的关键期,更是改善医疗服务的实施期,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水平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科学规划,注重梯度发展,实现整体提升,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技术优良的医疗资源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优化卫生发展氛围。严格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科学编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布局,优化整合,对各级种类医疗机构的布局、规模、功能定位、人员结构、学科建设、设备配置等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以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要。

    (二)着力巩固运行机制。 进一步完善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的补助政策,落实专项补助经费,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一般诊疗费、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等相关经费及时到位。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加大政府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

    (三)全面建设优质资源。通过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技术联盟等多种形式,通过组团式帮扶、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区域医学中心、多学科联盟会诊中心建设等多种手段,全方位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区域就诊“一卡通”,整合各类就诊卡,力争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例信息共享,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积极转变服务模式,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做好基层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储备,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特岗全科医生招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和村医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等多种方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质量有保障的储备人才队伍。加强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人才合作交流,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建立定期巡诊和轮训机制。制定必要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吸引医务人员扎根基层充实力量